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希腊、意大利、埃及、摩洛哥、土耳其等传统旅游目的地国蒙受毁灭性损失。各国在3月至6月间纷纷采取宵禁、封航等强制措施,导致入境游客归零,国内游客骤降。进入7月后,这些国家不约而同地??♂♀?????采取有限度的解封措施,旅行限制有所松动。专业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尽管全球疫情形势仍不乐观,谈旅游业复苏为时尚早,但旅游业者是时候动起来,以高端定制游为主攻方向,早做准备。 “跨境游恢复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熟悉中欧旅游业务的中国希腊投资者联合会会长夏长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希腊等欧盟国家与中国只允许持有常居签证的对方公民往来两地,未来会视疫情防控形势逐步扩大人员往来范围。放开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新冠确诊数量、死亡率等宏观指标在双方看来均稳定可控;二是旅行人员接受高可信度的核酸检测,及在未来条件成熟时接种新冠疫苗。鉴于新冠疫苗的稀缺程度,及疫情期间国际航班的高票价,第一批受惠于日后放开政策的团体只会是高收入高净值人群,中国近年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旅游人口结构将出现变化。“因此,对包括中国等国的旅游业者来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打造几个高端定制游的靠谱产品。”夏长伟说。 “在现实条件下,旅客的首要关切是身体健康,尤其是高端定制游旅客。”曾任埃及驻中国旅游参赞的埃及旅游部顾问纳赛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前,旅客最希望用最安全的方式满足出行需求,包括尽量挑选室外景点,堂食客较少,餐厅消毒彻底,高档宾馆防疫措施齐备等。对于旅游业者来说,这意味着要将思维方式从过去的突出可玩性、性价比,转变为兼顾安全与娱乐,重新设计旅游产品。以赴埃及旅游为例,中国旅游从业者,首先要选择感染率较小的航班,确保往返机票可订,然后对酒店、景点、餐厅、车辆等设施从防疫角度进行实地考察,规划新线路。比如,尼罗河两岸有很多神庙和古迹,以往游客大都习惯大而豪的游船,现在可以使用稍微小一点的游艇,但保证设施及服务的舒适度。 一名在埃及从业多年的旅行社老板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经历过疫情后,越来越多的客户喜欢小众目的地,不愿走人群聚集的常规景点。跨境游逐步恢复后,旅游业者要抓住这一需求,开发更多小而?????????美的旅游景点、“零疫情”度假胜地,尤其是管理相对封闭的海岛。对于常规景点,旅游业者也可以采取非常规的开发方式。比如环地中海地区是文明交融之地,建有土耳其圣索菲亚博物馆、埃及国家博物馆、巴黎和阿布扎比的卢浮宫等多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博物馆,完全可利用疫情期间与管理方协商,争取为高级定制旅客在常规开馆时间外增设参观时段,由专人陪同,这样既避免交叉感染,又提升用户体验。“黄金时期‘躺着都能赚钱’不是真本事,行业沉淀期才是考验旅游业者内功的时候。”夏长伟对《环球时报》记者感慨道,对于高净值人群,旅游业者在疫情前大众出境游方兴未艾时,更多通过提供奢华车辆、酒店等硬件条件加以区分,无暇用心做品质游。事实上,静而观之,中国的高端定制游从导游素质、游览时段、行程衔接、客服话术、语音语调,甚至服务人员的举止体态等方面都很有改进空间。 “私人飞机出游将成为高端定制游中的先导。”中东在线捕鱼教程公务机航空服务业资深经理韩女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私人飞机乘客会独自登机,且只会碰到安检人员、机组人员和部分机场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较一般民航班机小得多。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后,私人飞机的全球业务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将来疫情缓和后,私人飞机有机会与各种高端会议、展会、奢华酒店、高端旅游、高级寄宿学校、豪华医院和诊所等上游行业充分对接。 “高端定制游开启将预示旅游业复苏,但不是现在。”受访专业人士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旅游业者现阶段蓄力高端定制游,应抱着“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心态,切莫急躁。首先,全球疫情距离有效控制还有差距,进入秋冬季,会否回潮很难说,管控措施可能进一步收紧,旅游业可能再次受到重创。其次,消费习惯的改变也会导致出境游需求下降。中国出境游游客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境外购物为主,可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在线消费,通过跨境电商购买境外商品。再次,收入预期也会影响游客出境游意愿。疫情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使得游客调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对出境游也会产生压缩效应。 “文物旅游景区经营收入中,应按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文物保护。” 近日,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给景区中文物“真金白银地撑腰”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中经文化产业整理发现,不止湖南,其实国家和不少地方早已关注到景区中的文物,并给文物保护留下了分量不小的“保命符”。 统筹:成琪 编辑:李江涛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综合 资料图西安兵马俑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家早有规定 2012年12月19日,为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千炮休闲捕鱼动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其中明确,要加大对文物保护的投入。 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事业性收入应当专门用于文物保护。 文物旅游景区经营性收入要优先用于文物保护,具体比例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 资料图江苏同里▲▼△▽⊿古镇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为什么出台该意见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各地积极依托文物资源发展文物旅游及相关产业,使文物保护和利用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在旅游等开发活动中不遵循文物保护客观规律,未能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出现了将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企业资产经营、过度开发利用文物、甚至破坏文物等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 资料图长汀革命旧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不同省份比例存在较大差距 中经文产业???≈←→整理发现,广东规定“利用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开辟参观旅游场所”,其门票收入应全部用于文物保护;四川、湖南规定的投入比例相对较低,为5%。 个别省份在落实国家意见时,规定了文物旅游景区经营性收入要优先用于文物保护,但具体比例由省以下各级人民政府确定,将明确具体比例的相关事权再次下放。 2008年11月28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广东省实施办法》,明确规定: 利用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开辟参观旅游场所,其门票收入应当在财政部门的监管下,全部捕鱼攻略方法用于文物保护,其中用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养的比例不得低于50%。 2013年3月4日,福建省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并在通知中明确: 文物旅游景区经营性收入优先用于文物保护,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不低于当年景区经营性收入的20%,具体比例由当地政府确定,并报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备案。 2013年5月10日,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 文物旅游景区经营性收入中,应按不低于5%的比例优先用于文物保护。 2020年7月,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 文物旅游景区经营收入中,应按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文物保护。 中经文产业整理时发现,山东、甘肃、海南等发文落实意见时明确了文物旅游景区经营性收入要优先用于文物保护,但均未明确具体比例。 值得一提,2020年7月,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中涉及全国重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或建设控制地带内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费用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据悉,今年,湖南省的此项预算是420万元。 《实施意见》还将“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体系建设”作为第二项重点任务。要编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建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点县任务清单,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行政策、项目和财政投入倾斜。 比例是如何确定? 目前,文物旅游景区经营性收入用于文物保护的具体比例在全国没有统一的规定。 “有一些地方在与文物旅游景区合作单位签署协议时,约定了相关经营性收入一定比例或者一定数额返还用于文物保护的内容。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无论确定多少比例或者数额,这笔钱要能够满足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维护的需要。”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此前接受采访时说。 结语 此前,汛期来临,南方不少古桥梁被冲毁、古城墙坍塌和文物建筑房屋垮塌,引发了不少人的关心,文物保护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但从落实文物保护来说,文物保护不止是文物部门自身的工作,更需要社会更大范围更多力量的保护。 相关阅读 我国有多少文物?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及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全国共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 有多少人从事文物保护?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末全国文物机构从业人员16.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2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0123人,占6.2%,中级职称21176人,占13.0%。 文物保护投入资金有多少?2019年全国文物事业费415.40亿元,比上年增加36.61亿元,增长9.7%;文物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18%,比重比上年增长0.01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ADM) |